加料顺序 密炼机混炼中,生胶、炭黑和液体软化剂的投加顺序与混炼时间特别重要,一般都是生胶先加,再加炭黑,混炼至炭黑在胶料中基本分散后再加入液体软化剂,这样有利于混炼,提高混炼效果,缩短混炼时间。液体软化剂过早加入或过晚加入,均对混炼不利,易造成分散不均匀,混炼时间延长,能耗增加。液体软化剂的加入时间可由分配系数K确定。硫黄和**速促进剂通常在混炼的后期加入,或排料到压片机上加,减少焦烧危险。小药(固体软化剂、活化剂、促进剂、防老剂、防焦剂等)通常在生胶后,炭黑前加入。 上**拴压力混炼温度高有利于生胶和胶料的塑性流动和变形,有利于橡胶对固体配合剂粒子表面的湿润和混合吃粉,但又使胶料的粘度下降,不利于配合剂粒子的破碎与分散混合。混炼温度过高还会加速橡胶的热氧老化,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即出现过炼现象;还会使胶料发生焦烧现象,所以密炼机混炼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冷却措施;但温度不能太低,否则会出现胶料压散现象。 混炼时间 在同样条件下采用密炼机混炼胶料所需的混炼时间比开炼机短得多。混炼质量要求一定时,所需混炼时间随密炼机转速和上**栓压力提高而缩短。加料顺序不当,混炼操作不合理都会延长混炼时间。 延长混炼时间能提高配合剂在胶料中的分散度,但也会降低生产效率。混炼时间过长又容易造成胶料过炼而使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受到损害,还会造成胶料的“热历史”增长而容易出现焦烧现象,因此应尽可能缩短胶料的混炼时间。 常见故障6、提起上**栓,加入小料,落下上**栓混炼1.5min; 7、提起上**栓,加入炭黑或填料,落下上**栓混炼3min; 8、提起上**栓,加入液体软化剂,落下上**栓混炼1.5min; 9、排胶,用热电偶温度计测胶料的温度,记录密炼室初始温度、混炼结束时密炼室温度及排胶温度,最大功率、转子的转速; 10、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3.8mm,打开电源开关,使开炼机运转,打开循环水阀门,再将从密炼机排出的胶料投到开炼机上包辊,待胶料温度降到110℃以下,加入硫黄,左右割刀各二次,待硫黄全被吃进去,胶料表面比较光滑,割下胶料。 11、将开炼机辊距调到0.5mm,投入胶料薄通,打三角包,薄通5遍,将辊距调到2.4mm左右,投入胶料包辊,待表面光滑无气泡,下片,称量胶料的总质量,放在平整、洁净金属表面上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注明胶料配方编号和混炼日期,停放待用。 密炼机每批混炼工艺试验报表,应记录:开始混炼时温度、混炼时间、转子转速、上**栓压力、排胶温度、功率消耗、混炼胶质量与原材料总质量的差值及密炼机类型。 密炼机结合面渗漏治理 密炼机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因受振动、磨损、压力、温度以及反复拆装等影响,各结合面的静密封部位容易出现渗漏,既造成油品的大量浪费,又影响企业的现场管理。治理密炼机渗漏传统方法要拆卸并打开密炼机后,更换密封垫片或涂抹密封胶,但较为费时费力,且难以确保密封效果,在运行中会再次出现泄漏。现代较新维修方法多应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其中较为成熟的是美嘉华技术体系,其具备的优越的粘着力、耐油性及350%的拉伸度,可以在不影响生产进行的前提下免拆卸治理渗漏部位,达到重新密封的目的,经济效益显着。 密炼机主电机水冷机组冷却器管程渗漏 密炼机冷却器的管板受介质及焊接应力影响,易出现渗漏串液及腐蚀现象,采用美嘉华高分子材料进行修复保护,其具有优异的粘着性能及抗温、抗化学腐蚀性能。且材料为**固体,没有可挥发性物质,在封闭的环境里可以安全使用而不会收缩。而材料良好的隔离双金属腐蚀和耐冲刷性能,从根本上杜绝了密炼机修复部位的腐蚀渗漏,为部件提供一个长久的保护涂层,在国内治理密炼机的渗漏的应用中逐步取代传统方法。